许康瑞:信息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生,宿州晨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荣获国内发明专利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独立承接国家电网某地高空机器人项目、FPGA阵列天线开发等项目多项。

始于热爱 在学科交叉的土壤中扎根
我的大学,并非始于商业蓝图,而是源于一份纯粹的热爱。大一初次接触3D打印,我便被它“无中生有”的魔力所吸引。这不只是一项技术,更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课堂之外,我一头扎进这个领域,自学三维建模,将计算机、机械、材料等学科知识融合,为接下来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次试水 在抉择中坚守“长期主义”
大二暑假,我开启了第一次创业尝试——为汽车改装提供3D打印定制零件。我坚持购买散件,亲手组装打印机。自行组装的打印机几乎天天出故障,接下来的一年里,“天天坏,天天修”成了常态。我白天上课,夜晚则在灯下与各种疑难杂症搏斗。这段熬人的经历,让我对FDM 3D打印机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不知不觉间,我已从一个爱好者,快速成长为一位在技术上拥有足够底气的“专家”。这次创业更像人生的重要“试航”,与使用成品设备加工零件获取短期盈利相比,通过自己亲手组装、调试、维修所积累的核心技术与经验,成为永不折旧的“资产”。从此,“长期主义”——投资于未来的深度学习,成为我长期坚守的创业准则。
破茧成蝶 在“忘我之境”中迎来曙光
在创业激情驱动下,大三开始,我向多色、多材料打印行业核心痛点发起总攻。那是一段近乎“忘我”的状态,灵感总在深夜迸发,我常常为了一个结构设计绘图到凌晨,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最终,我的第一代核心技术——“MEC”多色打印方案的雏形诞生了 。那一刻的喜悦,是对所有坚持的最好回报。如今,我手握国内外发明专利 ,正积极寻找投资,希望将这个始于热爱的“3D梦想口袋” ,真正打造成为一个能够为行业赋能的成熟生态。
回望大学旅程,每一步都积蓄着自己的“长期主义”的力量。它教会我,沉下心积累的每一点知识与技能,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刻,以最耀眼的方式回馈自己。
(撰稿:信息工程学院 二审:吴孝银 三审:余晓永 编审:赵军 终审:岳尧 编号: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