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2022年招生专业介绍

    2022年06月21日 15:01  点击:[]

    一、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简介

    1.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拥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具有高度责任心、宽厚化学知识与能力、较强的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等研发、生产、检验、管理工作和化工产品分析的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化学工艺学、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践等。

    专业特色: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完整的课内、外实验环节;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夯实学生动手能力;抓学科竞赛,提升学生专业品味;创新创业,拓宽学生科研素养。

    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化学、化工、石油、冶金、材料、制药、食品、环境监护、生态资源、商检等企业、事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2.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好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开发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学、专业综合实训等。

    专业特色:完整的课内、外实验环节;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校内实习,夯实学生动手能力;抓学科竞赛,提升学生专业品味;国企实践,拓宽学生专业格局。

    就业去向:面向化工、石油、能源、环保、材料、冶金、轻工、制药、食品、应急安全和国防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制图与设计、产品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的工程技术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过程原理、装备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基本技能、工程实践、互联网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成套设备技术、控制系统工程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过程原理与设备、过程原理与设备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等。

    专业特色:系统的理论、实验实践课程环节;综合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校内实习,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抓创新、育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国企实习,提升学生专业格局。

    就业去向:面向化工、机械、石油、能源、医药、冶金、轻工、环保、医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过程设备与过程自动控制的设计、研发、制造、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电子技术基础、系统扎实的材料学基础理论,掌握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器件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新能源材料与应用、材料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等。

    专业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结合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特色,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三个体系、两种技能、五种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就业去向: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二、管理学院专业简介

    1.人力资源管理(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备较高现代管理理论素养,能够系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高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创新意识、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工作的中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员工招聘与配置、人才测评、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等。

    专业特色:关联学科群依托下的错位发展和以服务业为主要就业方向的清晰定位;理论底蕴、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思维四轮驱动的全人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校外导师指导相结合、多专业精品课程之间结合的培养体系;校地合作的专业研学平台和产教融合的双能师资队伍。

    毕业去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行政管理和职业指导等工作;现代服务业中的管理咨询、猎头服务、人才培训等工作;攻读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

    2.旅游管理(安徽省提升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规、移动互联网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其中,双语课程2门以上。

    专业特色:

    (1)本专业实行“3+1”培养模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年校内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2)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发展。专业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加强与地方旅游局、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多证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设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课程,实施多证书教育,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持证上岗。学生参加历届技能大赛,成绩优异。

    (4)实施“互联网+”战略,开设智慧旅游方向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的应用,鼓励创新创业。

    毕业去向:专业秉承“去最发达的地区,进最有影响力企业”的发展理念。毕业后可在旅行社从事导游、计调、咨询等工作,在景区从事经营、营销、管理等工作,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规划、旅游咨询等工作,旅游电商就业、创业,或继续攻读管理学、经济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3.工程管理(安徽省高等教育首批振兴计划项目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和审计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及工程审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审计、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专创融合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审计学原理、工程项目审计、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其中,双语课程2门以上。

    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及国家一流、省级一流等建设要求,浓缩精炼核心能力培养,在课程中融入学科前沿科技、管理领导力、AI大数据、未来场景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以“产业+”新工科,“互联网+”新文科,促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国际化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考取建筑工程、工程施工领域的公务员、事业编,能在甲方项目管理、工程审计、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造价咨询、大中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及房地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

    4.物业管理(省级振兴计划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现代管理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及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物业管理、服务、经营素质与能力,熟悉物业管理及房地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在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物业管理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学、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物业财税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法规、物业客服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服务营销、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估价、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

    专业特色: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内实训”、“集中实践”、“顶岗实习”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全国最有潜质的企业合作交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毕业去向:在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物业管理、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从事社区服务与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和物业行业监管等工作;或继续深造攻读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

    5.酒店管理(安徽省提升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和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服务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够在酒店及相关旅游接待服务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营销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餐饮运营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营与管理等,其中开设两门及以上双语课程。

    专业特色:采取“3+1”培养模式,“课内实训”、“集中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相结合;校企合作高端化、国际化,与国际顶尖酒店管理品牌(Fairmont费尔蒙,Hilton希尔顿等)和国内大品牌(开元)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实现学习就业一体化、校企合作高端国际化,着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毕业去向:专业秉承“去最发达的地区,进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企业”的发展理念。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内外高星级品牌酒店从事经营、管理、培训等工作;在各地区行业协会、会展中心等从事行业管理;或继续攻读管理学、经济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6.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时代视野,能够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纪、金融服务、房地产顾问咨询、资产运营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开设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项目投资与融资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房地产产品设计与研发管理、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评估、房地产法规、物业管理等。

    专业特色: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在坚持知识传授、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依托学院“3+1”培养模式、“四轮驱动”的课程模块以及高端智慧、训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校企政”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的优势,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育人平台,实现学习就业的一体化;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实施养成教育和双语教学,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

    毕业去向:本专业立足地方,服务长三角、面向全国。可到房地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估价机构、房地产策划营销机构、房地产中介公司、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工作;也可继续考研和考取相关领域的公务员、事业单位。

    联系人:韩传龙

    联系电话:0557-2871683(O)、2871026(O)

    三、商学院专业简介

    1.会计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 和沟通技巧,能够分析、解决会计问题能力,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会计单项模拟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税务申报实务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审计模拟实训、会计信息系统、VBSE综合模拟实训以及企业价值创造综合模拟实训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立于 1985 年,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专业建设起步较早,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完善,专业建设经验丰富,拥有会计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在历经多次重大的课程体系改革后,会计学专业逐步确立了“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创建了特色鲜明的以就业为导向的“3.25+0.7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共设置会计核算能力培养、决策分析能力培养、智能财务方向等三个专业方向,同时,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项目与学科专业竞赛有机结合,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党政机关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工作。

    2.财务管理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会计和理财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熟悉有关经济法 律法规,具备较强的企业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资本运作和云财务管理等方 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在地方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分析与决策、金融理财、资产评估、共享财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投资学、财务分析与管理会计学等。财务管理专业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现开设VBSE综合模拟实训、 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单项模拟实训、交易模拟实训、财务分析实训、管理会计模拟实训以及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明确了企业财务管理金融投资管理云财务管理三个专业方向。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与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习实训与专业技能大赛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同时,开展“多证书”教育,创建特色鲜明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党政机关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金融理财、资产评估及财务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3.电子商务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优良,具备企业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营销、法律和现代物流等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兼具综合应用互联网服务设计、商务运营、智能商务决策技能的电子商务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管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电商创业实训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学科基础知识启蒙 —专业课课堂教学积累—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大赛拓展—企业实战提升”一系列系统的专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3.25+0.75”的培养模式。目前,共设置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营以及商务智能等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培养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络市场开发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精通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胜任报关、报检、单证、货代、跨境电商等外贸业务,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的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全球思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国际商法、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外贸基础业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商务谈判实训及跨境电商平台实训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校级特色专业。为满足外贸行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共设置单证能力培养跨境电商能力培养国际货运业务能力培养等三个方向。历经多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在学校“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基础上,依据自身特征,逐步确立了“3.25+0.75”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外贸外语类课程地位,逐步形成“学历+能力”教育相结合以及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毕业去向:可在涉外企业从事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货运代理、跨境电商等相关职位,亦可在政府、银行等涉外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工作。

    5.市场营销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卓越的市场营销专业思维、踏实勤勉的职业心态”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

    主要课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服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营销渠道管理、销售管理、市场营销综合实训、营销传播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网络营销模拟实训、市场调查策划设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目前,共设置连锁经营能力新营销能力以及物流管理能力等三个专业方向。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历经多次重大的课程体系改革,逐步确立了“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思路,通过建立 “学科基础知识启蒙—专业课课堂教学积累—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大赛拓展—企业实战提升”的教学体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从事市场调研、管理咨询、网络营销、销售管理、市场拓展、品牌塑造、媒介传播、连锁门店管理、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6.物流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仓储与库存控制、供应链系统模拟仿真、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综合实训、物流系统模拟仿真等。

    专业特色:物流工程专业是工管结合度高的专业,专业目前设置国际物流能力和物流机械工程能力两个专业方向,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技能竞赛、企业实习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解决物流领域相关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决策思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毕业去向:服务于各类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级物流行政管理部门,物流设备研发、销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企业物流系统设计、决策、管理、运营等工作。

    联系人:刘红军

    联系电话:0557-2875796

    四、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掌握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工程人才。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号分析与处理、开关电源技术、电气CAD、运动控制系统、现代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应用等行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电力系统运行和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上注重培养专业性和开拓视野,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应用等领域,从事相关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以及电气电子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技术支持与销售工作,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制造、生产检验等工作。

    2.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采用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采取“1.5+1.5+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实践性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及应用、通信原理、高频电子技术等。

    专业特色: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面向基层一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在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在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硬件设计、信号处理以及光电子三个专业拓展方向。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注重“交叉学科”综合课程设置以及“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开拓学生的行业视野,培养卓越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电子、通信、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嵌入式、新能源、多媒体、互联网、文化科技等企业、事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3.通信工程专业宿州学院六卓越一拔尖”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实施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和全程全网概念,具备在通信与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意识与方法、设计与实施工程实验、组织管理与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专业特色:采取“1.5+1.5+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实践性特色,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与企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实训体系和实训平台建设,构建“教师工程素养协同培养、教学过程协同合作、教学平台协同共建”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毕业去向:可到电信运营、通信设备等企业、事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支持、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4.自动化(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自动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PLC技术及应用、PLC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最优化方法、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控制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有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综合实践等实验室,建设有资源丰富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验室、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并与省内外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专业紧跟时代发展,经过认真研判设置三个方向,分别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方向)、过程控制(工厂自动化)、嵌入式(智能硬件设计),在三年级时可以根据学习情况与兴趣进行选择,且每个方向都有省级科研项目进行支撑,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开展科学研究与系统开发、开展学科竞赛打下良好基础。

    毕业去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坚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胜任产品设计、制造、测试、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材料力学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智能制造、机械加工、材料等行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上注重培养专业性和开拓视野,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1年的校内实习实训与校外毕业实习,按照“学科基础适量、专业技能适用、专业技术高精”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毕业去向: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控制等相关产品开发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学校和研究部门从事机械工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攻读与机械工程相关的研究生学位,继续深造。

    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机械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工艺过程和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质量检测、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材料成型控制技术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材料加工领域,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上注重培养专业性和开拓视野,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并重,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1年的校内实习实训与校外毕业实习,按照“学科基础适量、专业技能适用、专业技术高精”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毕业去向:在材料成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控制等相关产品开发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学校和研究部门从事材料成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攻读与材料成型相关的研究生学位,继续深造。

    联系人:朱光

    联系电话:0557-2871036(0)

    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省级教学团队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第一批升本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在学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办学,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共同培养在校生,保证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本专业主要面向的服务方向有两个:(1)软件开发方向;(2)嵌入式系统方向。

    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成为具备计算机系统设计及软硬件开发素质和能力的技术研发或管理骨干。

    专业特色:坚持教学与实践融合、能力与知识融合、专业与基础融合、素质与业务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各项课程制定合适的学分比例;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和“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层、创新创业能力层”的“三结合三层次”的学生培养方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开展实习实训、指导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既可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相关方向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项目管理、产品推广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网络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专业简介:2010年“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正式开始招生;2014年网络工程获得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2016年获批宿州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建设专业。本专业建有宿州学院—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实训实验室,云计算数据中心、移动互联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IOS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27个,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1500余万元,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IT创新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移动APP大学生实训室、网络创新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专业主要面向的服务方向有两个:(1)网络软件开发方向;(2)信息安全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科技与地方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良好工程素养,能够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管理与运维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本专业实验室类型齐全,实验条件完备,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关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网络工程专业与北京神州数码网络科技公司、安博教育集团等企业联合,突破传统3+1的教学培养模式,采取全程嵌入式校企联合教学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实现无缝结合。实训课程由企业项目经理负责授课,以实训方式为主,激发学生应用所学技能的能力,完成对学生项目经验的培养目标。

    毕业去向:本专业通过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可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相关方向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政府、银行、医院、金融、互联网、通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维护以及管理等工作。

    3.软件工程省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能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Android系统开发基础、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专业特色:软件工程专业于2012年招生,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等质量工程项目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软件企业联合,采取2+1+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学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进行无缝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软件开发公司、系统集成公司、软件评测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软件测试、程序编制、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等工作。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安徽省第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大数据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够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Spark技术及应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云计算技术、推荐算法及应用、数据可视化、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导论等。

    专业特色: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教学与实践融合、能力与知识融合、专业与基础融合、素质与业务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本着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等质量工程项目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创新“2+1+1”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与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推进协同育人。

    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政府、银行、医院、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平台开发、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等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相关方向硕士博士学位。

    5.物联网工程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智能农业、智慧矿山等相关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对物联网工程数据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娴熟地在科技、教育、信息、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管理和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导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信息安全。

    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需要的,依托国家级农业生态大数据实验室,重视实践、技能、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2+1+1教学培养模式,将宿州市农业经济、智慧矿山等智慧系统与课程教学、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及行业理念进行无缝连接。根据专业特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术创新及应用的地位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培养要求,完成对学生项目经验的培养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

    毕业去向:可选择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能源管理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智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联系人:许海峰

    联系电话:0557-2871028、2871033、2871691

    六、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1.生物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设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应能够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检验检疫、医药、环保等相关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胜任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专业特色:按照“学科基础适量、专业技能适用、专业技术高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精简基础理论内容,强化实践及创新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方向特色,充分体现了“厚基础、精理论、强实践、重创新”的特点,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面转变,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生物制药、食品、现代农业等生物技术企业,以及学校、医院、环保及各级检验检测部门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2.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实训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注重区域特色,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毒理学、食品加工工艺综合实训及设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强调融入现代食品开发及加工理论与技术,并拓展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食品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或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运营、检验分析、技术品控咨询、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化学、生物学、管理学、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食品领域的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生产、安全评价、科学研究和经营。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性评价综合实训、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市级平台为依托,与生物技术、药学专业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能力拓展,满足个性需求,开设食品检验检疫方向和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强化专业“强评价、懂管理、懂功能食品研发”的应用特色。

    就业方向: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海关、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院、社区、餐饮业、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或部门,从事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认证、安全性检测、评价、预警、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药学(省级“新医科”人才培养计划、校级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面向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系统地掌握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的能力;具有从事药物发现与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与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技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专业特色:坚持教学与实践融合、能力与知识融合、专业与基础融合、素质与业务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各项课程制定合适的学分比例;倡导“三结合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 相结合和“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层、创新创业能力层”的“三结合三层次”的学生培养方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开展实习实训、指导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制药企业、药品营销机构、医院、药检与药监机构、药物研发机构及学校,从事药品生产、营销、使用、分析及检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究开发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

    5.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部项目编号MOE34US2A20181933N)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的素养、敢于实践探索、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发酵工业、医药、环保业等相关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由“宿州学院与美国卡斯尔顿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根据合作协议,负责组织教学实施与管理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或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专门知识,具备生物制药、生物天然 产物的开发、生产与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授予学位:学制四年(国内3年,国外1年),达到两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宿州学院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和卡斯尔顿大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合作院校简介:美国卡斯尔顿大学( Castleton University )创立于1787年,是佛蒙特州最古老的公立大学,全美18所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美国小型大学排名第85位,在201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 &World Report)发布的美国北部顶尖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5位,获得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认证,美丽的校园建筑获LEE金牌认证,全美排名第2位。卡斯尔顿大学现有16个学院、43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七、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简介

    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扎实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能力从事地方基础教育、教育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一、二、三)、高等代数(一、二)、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值分析与实验、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运筹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专业特色:以“夯实数学基础、注重学科交叉、强化实践训练”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应用数学的特色,注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政府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相关方向硕士学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2.金融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较为全面的金融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工商及投资咨询等行业领域的咨询、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数学、财务管理、数据挖掘、保险精算、随机过程、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运筹学等。

    专业特色:借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校企合作、职业资格教育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理财、投融资、金融风险管理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事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金融相关领域的工作,并具备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定价和营销等开发或研究的能力。

    毕业去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工商及投资咨询等行业领域的咨询、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等岗位。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3.经济统计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统计学与经济学基础,能熟练的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抽样技术与应用、社会经济统计、微宏观经济学、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市场营销学、统计指数理论与应用、数据库原理、统计预测与决策、统计咨询等。

    专业特色:经济统计学专业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学科。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生成和处理,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窗体顶端

    联系人:徐秀荣 

    联系电话:0557-2871730(O)

    八、音乐学院专业简介

    1.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师德情怀和教育理想,具有较深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能力、较强的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培养能够适应地方中学及社会音乐教育教学、文化发展需要,在中学及社会音乐文化机构、领域和相关部门,从事中学音乐教学与研究、学校及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舞台表演、企事业音乐文化建设、宣传与推广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音乐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舞蹈、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学音乐导论与教学法、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

    专业特色: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源自于1977年宿州师专时期的音乐教育专业(专科),2006年开始招收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是音乐学与师范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本专业曾被立项为校级特色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与比较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同时具备一支梯队合理、结构科学、教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本专业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强化音乐学科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音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及音乐教学等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将会系统学习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表演、创作、赏析、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与研究、创作与表演、赏析与活动组织等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具备从事中学音乐教学与研究、学校社团及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地方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同时还可以在小学、社会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机构(琴行、音乐培训中心)、社会音乐文化相关部门(文化馆、青少年宫、文化艺术中心)、音乐相关媒体(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报纸杂志等)及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科等相关领域就业。

    2.学前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技能与才艺,具备保育教育、教学设计、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游戏等。

    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依托音乐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学院教学资源,开设了钢琴、声乐、二胡、古筝、舞蹈、视唱练耳等课程,相关课程采用一对四的小班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必修课,拓宽选修课,做实活动课,创新实践课,构建具有地缘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发挥专业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建立多所实践基地,搭建高品质学习平台。此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专业教学体系与专业实践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获得了国家中小学(幼儿园)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

    就业方向:各类城乡幼儿园、保教机构、学前教育咨询与培训机构等地方从事保育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等工作。

    3.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立足安徽,服务地方,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优秀职业教师道德、先进艺术理念、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舞蹈表演人才。熟练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的风格及其分析方法、审美特质,同时应具备教授这些课程的专业能力和技巧;熟练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具有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评论能力。

    主要课程:安徽花鼓灯、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基训、艺术实践等。

    专业特色:了解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艺术策划指导和组织管理职业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创造性地策划组织舞蹈艺术活动。主动适应舞蹈表演产业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国舞蹈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理解世界舞蹈文化多样性。立足皖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区域舞蹈表演、教育、文化等相关领域。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以“服务地方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为主线,建设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就业方向:可到高、中等专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文化馆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4.演(泗州戏方向)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旨在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舞台表演能力,富有艺术实践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艺术综合表演人才。能够从事戏曲舞台表演与艺术管理等相关工作;熟练掌握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戏曲舞台表演技能、综合艺术实践能力;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意识;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写作和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艺术表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较强的艺术策划指导和组织管理职业发展潜力;能胜任艺术表演事业、艺术指导、艺术管理等职业需求发展;能主动适应艺术表演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成为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纽带与后备军。

    主要课程:戏剧表演基础、戏剧形体、唱念、身段训练、民族器乐、锣鼓经、剧目弦合、综合排练、化妆、戏剧理论、戏曲史、戏剧美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音乐学院于2012年成立泗州戏学院,2013年开始正式招收表演(泗州戏方向)专业学生。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素质与知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强化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剧目表演技能的掌握。目前,本专业具备高水平教科研师资团队承担理论课程教学;长期聘任国家一级、国家二级泗州戏演员;国家级、省级泗州戏非遗传承人承担主要技能课程教学;与当地泗州戏剧团、梆子剧团建立长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教学配套硬件设施拥有专业音乐厅、中小型剧目排练实训室、练功房、民族器乐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服装道具室、阅览室等。

    就业方向:在各类剧团、艺术中心、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泗州戏教育、舞台管理、文化传播、非遗保护等工作。

    九、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软科排名全省第5,省级特色专业,设置专业课程35门,以研究视觉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图形图像信息传达和宣传为主攻方向,其拓展性大、主导作用强,在相关的多媒体、广告、出版、印务等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推荐理由: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能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各种设计机构胜任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电商视觉设计、UI设计、数字媒体创意等工作,并具备品牌策划与市场推广能力的具有创新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设计概论、设计思维与图形创意、插画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包装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设计与制作、文创与文旅产品设计、二维动画设计、新媒体设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3.25+0.75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协同育人、接轨市场”的培养理念,依托皖北广告产业园、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积极拓展品牌规划、跨媒体设计、文创与文旅产品设计三大教科研方向,错位争先,走应用型特色办学道路。以“三层次四平台”为抓手,探索“院园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了集“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活力不断增强。

    就业方向: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学生在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影视公司从事培养能在各种设计机构从事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电商视觉设计、UI设计、数字媒体创意等工作;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单位担任美术编辑;也可以在大中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简介:我院于1998年设立艺术设计专科专业,2005年设置艺术设计本科专业,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环境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专业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于2013年正式成为宿州学院一个本科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突出应用型的培养理念,采用3.25+0.75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展示设计等能力。本专业以培养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毕业生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推荐理由: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适应皖北地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环境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居住空间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建筑空间透视、环境艺术表现技法、中外建筑史、人机工程学、工程测绘与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II(CAD)、计算机辅助设计Ⅲ(3D MAX)、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施工工艺、展示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3.25+0.75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应用型教育,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项目课程。大力开展职业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设计人才的目标。

    就业方向: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学生在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景观园林等设计机构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软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展示设计、设计表现、设计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简介

    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注重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贸易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采取“3.25+0.75”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市场适应能力。

    推荐理由:校级品牌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服装工艺基础、服装材料学、服装款式设计、基础立体裁剪、服装结构原理、服饰手工艺、服饰图案设计、面料艺术再造、服装立体裁剪提高、专题服装设计、专题服装制作、服装CAD基础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3.25+0.75人才培养模式,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贸易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

    就业方向: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学生在毕业后在服装与服饰行业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服装跟单、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在报社、杂志社担任时装编辑;也可以在大中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4.美术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在原美术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为安徽省最早建立的美术类学科之一,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为“3.25+0.75”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加强绘画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绘画与书法、艺术理论等相关知识的联系。本专业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美术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推荐理由:校级专业综合人才改革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人文精神的应用型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艺术论文写作、人体写生、综合材料技法研究、中国传统工笔人物、工笔花鸟写生、山水画写生技法、油画静物、油画肖像、油画风景创作等。

    专业特色: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良的艺术传统。美术学专业依托“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宿州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绘画与书法及艺术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夯实绘画基本功引领整合教学,并渗入对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学生在毕业后可在艺术创作及管理机构、中小学及幼儿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美术创作与研究、美术教育、艺术管理与策划、宣传等工作。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5.书法学专业简介

    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学专业最初肇始于1993年,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课程,于2012年与埇桥区人民政府联合申办的书法学专业,是安徽省第一所开办书法学专业的院校。2013年开始招生,2016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为适应新的艺术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本专业坚持从书法艺术本体出发,大胆探索,错位争先,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安徽地域,形成了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刻字艺术、陶艺书法全面发展,各有侧重的学科格局。

    推荐理由:校级特色专业,(安徽省本科专业评估获得A等级)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人文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中国书法史、篆书技法、楷书技法、隶书技法、草书技法、行书技法、篆刻、刻字提升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皖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学院建有“宿州书画灵璧石研究中心”科研平台,精心打造书法学专业外聘教师人才库,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形成显著的师资优势和特色。教学过程中在突出书法本体艺术创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思路,兼及当代刻字艺术,我院是全省高校中唯一省级刻字艺术创作基地。近3年,已有4名学生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就业方向: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学生在毕业后可在出版社、报刊社、电视台、设计公司等单位工作,也可在中专院校、中小学、文化部门(包括文化馆、文联、博物馆、艺术馆、拍卖公司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等。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联系方式:

    美术与设计学院网主页:http://msxy.ahszu.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557-0557-2871729、0557-0557-2871057、0557-2875392

    十、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1.地理科学(师范、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一流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能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中学地理教学法、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环境学概论、遥感原理与应用等。

    专业特色:地理科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占比85%,教学能力突出;地理科学专业教风严谨、学风浓厚。为培养从事地理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及能从事资源、环境、规划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制定的培养计划过程中紧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来设置相关课程平台,在对应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设置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师范类)、地理信息获取处理能力课程、区域地理问题解析能力课程、人地关系问题分析能力课程等模块,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以符合社会职业能力的要求。

    毕业去向:可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或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事业部门从事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继续深造,也可在与地理相近专业继续读研,近几年考研录取率高。

    2.测绘工程(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特色专业”,校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数理基础,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胜任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化测图技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学、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程序设计等。

    专业特色: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测绘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学科内涵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由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的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科学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以GPS、RS、GIS等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测绘工作和测绘学科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测绘学科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毕业去向: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测绘、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等行业,从事工程测绘、科研、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根据自己发展方向可灵活选择就业单位,如国土资源局、房产管理局、公路管理局等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测绘与地理信息公司、各级测绘院、勘测设计院、各类工程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测绘科研机构等教学研究机构。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专业继续深造,也可在与测绘相近专业继续读研。因为好多大学都设有利用测绘技术的研究方向,如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勘测、林业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水环境质量监测、水利水电建设、地震预测预报等。考研报考大学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

    联系人:张海洋  

    联系电话:0557-2871029、13855779078

    十一、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简介

    1.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适应传媒产业及新型媒体发展需要,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学人才。

    专业特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突破,注重产学研结合及与传媒业界对接,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科学务实、颇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视频拍摄与剪辑、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数据新闻理论与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前沿技术等。

    就业方向: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文化出版单位、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的新闻、宣传、公关、文秘、策划及新媒体运营管理等部门,从事记者、编辑、新媒体运营、主持、传媒经营管理、公关文秘等工作。

    2.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具有系统完备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技能和方法,能够胜任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微格教学、语文教学设计、书法、写作、心理学、教育学等。

    专业特色:专业师资力量较雄厚,教育理念科学,课程体系等以厚基础、重实践为导向,重视对传统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师、文秘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与知识,具有较高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营销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具备新媒体传播营销文本创意设计表现能力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满足全媒体时代下融合媒体运营需要,能在网络与新媒体领域从事内容采集与传播、创意与策划、产品设计与运营、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课程设置上与企业专业技能深度融合,引进企业理念、文化,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全媒体新闻采编、融合新闻学、数据新闻理论与实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R语言数据分析、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分析、视频拍摄与剪辑、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动漫设计创意与表现等。

    就业方向:在网站、网络媒体公司、移动传媒等网络与新媒体等相关机构从事信息采集、传播、策划、运营、产品开发与设计等工作;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单位的新媒体部门从事信息传播、网站运营、新媒体产品运营与推广、舆情分析等工作。

    4.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产业运营管理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和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人才。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营销、影视创意制作、会展产业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调查与预测、图形图像处理、文化旅游策划与运营、非遗创意实践、装饰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等。

    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懂鉴赏、会策划、能经营、善管理”四大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打好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管理实践应用水平。

    毕业去向:可到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文化管理、媒体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网络媒体营销、教育培训等工作。

    联系人:张德岁

    联系电话:0557-2871058、2871031

    十二、外国语学院专业简介

    1.商务英语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管理学导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英语函电、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

    专业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拥有设备先进的信息化实验实训中心,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环境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毕业去向:可以在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等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2.英语(师范)专业

    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英语系(专科)。2005年设立英语(师范)专业招收本科生,为学校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迄今为止,我院英语(师范)专业已连续培养了13届本科毕业生。在长达4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英语(师范)专业形成了稳定的“育师德”、“厚基础”、“重实践”和“强师能”的人才培养理念。

    英语(师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3 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 14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以上学历为100%。英语(师范)专业建有实验实训场所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3个。除学校图书馆外,自建英文图书资料室 1个,藏书共计 4100 余册,中外文期刊 20 余种。现配有 1个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外语语言技能网络实训中心),1个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英语创新应用校企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同声传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校级本科教学团队(英语本科翻译教学团队和应用外语实践教学团队)。

    英语(师范)专业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活动、英语演讲和阅读写作大赛、师范实践技能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倡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证书考试,开展英语文化月、文化节和英语角等形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每年志愿者服务为“宿州国际网球公开赛”、“宿州国际云安全大会”提供专业服务。近五年,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省(厅)级以上奖项 61项。近五年来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均达 95%以上。

    十三、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1.地质工程(地质类大类招生,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岩土工程与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在地质及矿山、土木等相关行业从事煤田地质勘察、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钻掘工程、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等方面研究、生产和管理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学、岩土钻探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工程测试与工程应用等。

    专业特色: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及办学规律,围绕地质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产学研用”方式,搭建了灵活多样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校企、校校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高水平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进入自然资源局、煤田地质局、工矿企业及工程设计院从事城市规划、环境评价、设计施工、工程勘察、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

    2.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类大类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交通、土木、水利、地质及矿山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与环境勘查、地球物理勘探设计与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工程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勘查学、应用地球化学、电法勘探原理、地震勘探原理、重磁勘探原理、地球物理测井、钻探工程等。

    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博士学位高达61%,科研能力强,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条件,依托国家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地球物理勘探等勘查类实验室11间和样品预处理室1间,实验室总面积达1400多m2,专业仪器设备充足,拥有V8多功能电法仪、探地雷达、管线探测仪等仪器,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具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校企合作及科教融合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独特的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研究生般独立学业指导待遇。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岩土工程、钻井工程、桩基工程、基坑工程、工程勘查、水工设施建设、资源勘探等企业、事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单位从事管理及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监理、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工作;考研可以选择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资源与环境等等专业。

    3.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工程建设需求,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执业资格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隧道、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相关行业独立承担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评价及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成为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预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成长为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造价、BIM应用技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专业特色:专业依托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矿区复杂工程地质特点开设了建筑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校企合作育人的不断深入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建筑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开发及监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

    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质监测与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学与水文生态、第四纪地质学、水利工程施工。

    专业特色:专业以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师资基础扎实,实验条件完善,能有效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实践技能的锻炼。本专业培养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利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水文统计与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水文局、水利局、环保局,地矿局,水环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委、长委、珠江水委,环境监测部门,勘查设计院、科研院所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联系人:陈松

    联系电话:0557-2871062(0)

    十四、体育学院专业简介

    1.体育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从教意愿、掌握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中学及相关教育培养机构胜任体育教学、培训指导、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课程标准分析)、篮球、体操、田径、武术、健美操、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

    专业特色:主要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专业实行“3.25+0.75”培养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及今后就业发展意向,选择不同专项,并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接受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学历教育+体育特殊职业资格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毕业去向:可从事幼儿园、中小学及大中专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地方体育部门体育管理工作;城市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健身教练和社会指导员等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2.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接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健康中国2030、国家体育事业与产业发展规划,培养系统掌握休闲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具有休闲体育运动指导与推广以及休闲体育市场营销和管理能力,具备休闲体育教学与服务的工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政府机构等部门胜任休闲体育指导、项目研发、推广、营销等工作或从事休闲体育产业市场开发、休闲体育项目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活动指导与推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体育管理学、休闲产业与经济学、休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指导、体验式拓展训练、定向运动等。

    专业特色:休闲体育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休闲体育专业设置就业前景广阔,培养计划设置了社会体育、运动损伤与康复、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三个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特点。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充足,能够充分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毕业去向: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体育旅游、户外运动、运动训练基地、医疗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体育科研机构、大中型体育经纪公司、各类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场馆等机构从事组织、管理、指导、咨询与营销等单位或部门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3.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与健美操方向、安徽省艺术考试模块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和体育艺术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系统地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在各类歌舞剧团、演出团队、表演团队中从事表演、创编、训练、策划及管理的能力;在舞蹈培训机构、各类健身会所、机关团体等基础教育部门和社会教育部门从事舞蹈表演的教学、训练、科研、创编、策划及管理的能力,并具有继续深造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适应更高层次艺体教育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性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表演专业导论、艺术概论、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街舞、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专项理论与实践、健美操专项理论与实践等。

    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及市场需求,培养计划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两个方向。让所有学生能在基础课程中达到具备舞蹈表演所需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方向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除却自身表演能力外,切实掌握有关教学或社会体育的各类理论及实践知识。坚持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教育、艺术、娱乐和健身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各类歌舞剧团、演出团队、表演团队中从事舞蹈的表演、创编、训练、策划及管理的工作;到各类舞蹈培训机构、健身会所、机关团体等基础教育部门和社会教育部门从事舞蹈表演的教学、训练、科研、创编、策划及管理的工作;到社区或地方部门从事舞蹈类健身指导、艺术活动策划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到各类中小学从事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下一条:宿州学院2020年招生专业介绍

    关闭

版权所有 © 宿州学院招生办

X
X
×

导师风采

按专业查找:

按导师姓名查找: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