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问答

    2025年04月07日 18:08 刘从民 点击:[]

    问:宿州学院是什么类型的学校?

    答: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守“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秉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特色名校、开放办校”办学理念,弘扬“友善、博学、务实、奋进”校训精神,201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被立项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2024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安徽省首批应用特色培育高校、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创新特色院校。

    问:宿州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如何?

    答:在安徽省内,历史类最低分494分(全省排名位次31970),比省控线高32分,平均分499.04分;物理类最低分489分(全省排名位次141449),比省控线高24分,平均分496.20分。分专业录取情况见链接https://www.ahszu.edu.cn/zs/lnfs.htm

    问:宿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如何?

    答: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搭建双创教育平台。

    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各二级单位齐抓共管的双创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了“五环相扣一体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荣获“中国双创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众创空间”“安徽省创新创业学院”“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学校是澜湄国家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强化双创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以校政、校地、校企合作为支撑,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校内科研平台、双创实验室、众创空间和校外双创教育基地、孵化平台,开展双创实践活动、大创项目训练、学科竞赛,立足“实地实情实景”,瞄准“真问题”,做好“真研究”,推动“真解决”。

    近三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 2121 项,其中国家级 195 项,省级 597 项,参与人数 9600 余人次;资助创新创业孵化项目 26项,参与人数 200 余人次;资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 24 项,参与人数 170余人次。累计 2.5 万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创新创业类大赛。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分别为 605 项、676 项、854 项,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项目数分别为 36 项、28 项、31 项,获得省级一等奖项目数分别为 58 项、46 项、79 项。近三届毕业生中分别有 61 名、57 名、85 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26%、1.17%、1.92%。

    问:宿州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答:学校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力求资助更有温度,育人更显情怀。以精准资助为目标,建立“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近三年,为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共计 87 人次、1518 人次、10849 人次,发放金额 77.6 万元、804.8 万元、3905.5万元;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1000 余个,发放金额 300.82 万元;为孤儿、突发困难家庭学生等发放各类困难学生补助 1193 人,发放金额 98.14 万元。社会捐赠设立金汇奖学金、笃舜奖学金、荣华奖学金等累计 50.7 万元。

    学生资助工作咨询电话:0557-2871227。

    问:宿州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学校致力于为本省及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贡献应用型人才。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届毕业生中,90%以上的毕业生支持长三角地区建设与发展,每年近 70%的毕业生留在安徽就业,2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合肥就业,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办学地宿州就业,服务区域就业占比较高。70%以上的毕业生在七大行业领域就业,契合学校“以工学、管理学为主,优先发展工学”的办学定位。

    2024 年,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90.63%;升学率(不含专升本、对口等特殊招生类型)10.81%;就业专业相关度 76.64%;毕业生工作满意度 90.2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高于 99%,对毕业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较高的评价。

    问:宿州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开展的情况怎样?

    答:学校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落实“开放式”办学定位,强化“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多元动态的学业评价机制,为国际视野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与美国、新西兰、“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30 所高校及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卡斯尔顿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023-2024 届 68 名学生已顺利毕业。学校建有赛珍珠纪念馆,依托其申报的“皖北大地上的赛珍珠”获批安徽省第四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接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优化培养方案,对接或引进 17 门外方课。近三年,学校聘请外籍教师 21 人次,选派 100 余名教师赴外交流,扩大学校知名度。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工作,2022 年获批安徽省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承办中央统战部“2022 年海外华文教师线上研习班”,来自新加坡等 18 个国家的 233 名华文教师参加研习。

    学校持续开展学生赴国(境)外交流项目,制定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和奖助学金办法,为学生提供多个国家/地区的交换生、本升硕项目,鼓励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2022 以来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学习、攻读学位等 52 人。34 名毕业生入读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学府。15 名学生赴马来西亚、3 名学生赴中国台湾进行短期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问:到宿州学院的乘车路线?

    答:我校目前有教育园区校区、汴河路校区2个校区,教学主要在教育园区校区,教育园区校区地址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园区学府大道。欢迎考生和家长来宿州学院走一走,看一看,亲自感受一下这里美丽的校园环境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来校方式:

    (1)普通火车:从宿州火车站下车乘坐15路公交车到宿州学院教育园区校区;

    (2)长途汽车:从宿州快客汽车站下车乘坐27路公交车到宿州学院教育园区校区(宿州快客汽车站地址:宿州市埇桥区拂晓南路468号);

    (3)高铁:从宿州东站下车乘坐27路公交车到宿州学院教育园区校区;

    (4)也可以选择自驾等方式,学校教育园区校区(东校区)地址为宿州市教育园区学府大道(303省道与汴河东路交口东二铺北800米处)。

    关闭

版权所有 © 宿州学院招生办
X
X
×

导师风采

按专业查找:

按导师姓名查找: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