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优秀校友风采展】走教农村育桃李 情系教育铸师魂 ——专访“美师妈妈”刘海娟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2-09-22 浏览次数:

刘海娟,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宿州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为安徽省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她作为安徽省第一批选派到农村的特岗教师,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扎根乡村,无私奉献,走教全县5个乡镇共15所学校,行走4万多公里。动员各方面力量给200余名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献爱心,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美师妈妈”。她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安徽好人”“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委讲师团专家库青年宣讲名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阜阳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她的事迹多次被《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

赓续光芒,绘出梦想

刘海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出生于教育世家,受家风熏陶,从学生时代开始起,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在大学期间,也受到了老师们的帮扶,“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孙龙辉老师,也就是我的辅导员。学业方面,孙老师总是很耐心地为大家修改美术作品,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给出建议,生活方面同样对我们关爱有加。除此之外,其他任课老师以及院校的领导也对我关怀备至,这些都使我在大学期间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幸福。”通过大学温暖的经历,使得她想把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谈到刘海娟,班主任孙龙辉老师也是倍感自豪,“海娟同学生活朴素,为人诚实,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做事稳重,有条理,有想法。学习认真,获得过优秀学生奖学金。在班级担任组织委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获评过宿州学院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栋二层小楼,能容纳6个年级、300余名学生的阜南县新村镇天棚小学是刘海娟老师的教师生涯的开始。刘老师说:“我的梦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而这一送就是13年。走教的岁月里,刘海娟的身影出现在全县5个乡镇15所学校的讲台上。每天奔波于3所学校之间,体会着各种酸甜苦辣。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一个色彩纷呈的美术天地,圆孩子们的小小画家梦,无论是路途再遥远,需要来回奔波;又或是路程再艰难,风霜雨雪不断,刘海娟矢志不移,在走教路上不曾退后一步。“孩子们翘首以待,我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们失望”,这是她的人生信条。她不仅超额完成本职工作,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县教育局、县纪委监委编绘了《阜南县漫说师德师风》《阜南县教育扶贫漫画》《阜南县图解八小廉政教育读本》《阜南县纪律漫画》和《"扫黄打非"漫画》等漫画读本。

妙涂丹青, 巧绘美卷

在教学工作上,为拓宽学生视野,刘海娟在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艺术体裁和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多方搜集资料,将阜南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剪纸、柳编、嗨子戏等民间艺术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她始终把“育人”当天职,且注重以情感育人,用德行育人,用爱心育人,她用心灵引导学生以“真善美”看待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画出美好的作品,先后负责小学美术“素描、色彩,手工”的基础课教学、少年宫美术国画教学管理、校内外展览的布置、学校的宣传和电化教学软件的制作等工作,协助学校制定美术课教研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教师这个职业。

不骄不躁,坚持初心

面对如此多的褒奖,她并未因此生出一丝懈怠,“荣誉是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要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学本领,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得力的教学方法,勤耕不辍,精业笃行,以‘四有’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付诸行动,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自身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美育力量。”

出生教师世家的刘海娟始终坚持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购买生活学习用品,辅导功课,动员各方面力量给200余名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献爱心,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们提供了爱的港湾。刘海娟辅导的学生中有153名分别在省、市、县绘画比赛中获奖,在她辛勤播种的美育土壤上,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在采访的最后,刘海娟表达了对宿州学院衷心的祝福和对莘莘学子的期待,“祝愿母校聚天下英才而育之,桃李满天下。希望同学们立德修身,潜心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自己的无悔青春,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光彩!”

撰稿:大学生记者团张志鹏 胡琳 李振朴 美术学院 审核:李真 编辑:邢雪娥 新闻编号:220941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学府大道1769号(教育园区校区)   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49号(汴河路校区)

邮编:234000    电话(传真):0557-2871003(工作时间);0557-2875008(非工作时间)    招生咨询:0557-2875025

  • 官网微信

  • 官网微博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与信息中心 皖ICP备050035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