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鸿,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无党派人士,理学博士,基础医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志鸿是《实用肿瘤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Cell Cycle》《BMC cancer》《World J Surg Oncol》等国际期刊通讯审稿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自1995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三十年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深耕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领域。在教育与科研的沃土上深耕三十载,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他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用三十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一名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在教学工作中,陈志鸿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先后承担了《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技术》《医学分子生物学》《药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学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授课方式,取得了广受好评的教学效果。陈志鸿坚信,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更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传递价值理念的重要“场域”。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更注重引导他们掌握“怎么学”“怎么做”,通过言传身教,将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既收获学识,又涵养品格。
在人才培养方面,陈志鸿已先后指导7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部分学生远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学术领域持续深造;还有不少学生进入高校、三甲医院等单位,从事教师、医生等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科研工作中,陈志鸿始终聚焦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方向,深耕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基于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构建”等关键课题,凭借不懈的探索与钻研,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厅局级、校级课题各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用一项项成果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突破。
三十载春秋流转,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耕的印记。三十载初心不改,热爱让他在教育与科研的道路上始终步履坚定。展望未来,作为一名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深耕多年的“老教师”,陈志鸿仍将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科研探索的满腔热忱,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推动肿瘤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陈士富 二审:王徽 三审:肖良 编审:邢雪娥 终审:徐会 编号: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