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有关单位:
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三地一区”“七个强省”建设,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安徽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抓手,
解决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提升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推动区域产业进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申报主体
(一)企业:在安徽省登记注册的相关企业。
(二)高校:具有相关学科优势和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国内高
水平大学(省外高校原则上是“双一流”高校)。
三、申报条件
(一)企业要求
申报企业须是当地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
是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性企业。须属于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原则上应为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产业、绿色健康产业等领域);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人才工作,具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顺利实施项目的保障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上一年度有专项经费投入研发和人才工作。须对安徽高等研究院项目的内涵、意义有准确、深刻地理解,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愿,具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相关基础。
(二)项目要求
1.项目内容须聚焦企业技术需求、行业关键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实践价值;经与合作高校导师商定,项目须具备培养一定数量高质量硕、博士研究生的承载能力。项目预期成果对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进口替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项目须在2024年10月31日前已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且落实研究经费、签订横向合同(企业到校项目经费总额不少于50万元)。
3.项目执行截止时间须在2026年6月30日之后。
(三)条件限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或将被取消申报资格:
1.已获2024年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立项的项目;
2.被列入“信用安徽”黑名单或者近两年在安全生产(含网络安全)、产品质量、生态环保等方面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
3.在项目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4.无正当理由退出项目的高校、企业和个人;
5.不能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
四、申报流程
(一)需求征集
相关企业和高校根据上述条件和要求联合申报项目。
(二)分院(市级)遴选
各分院(各市工作专班)采用市场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遴选推荐项目。
(三)评估评审
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估评审,重点考察项目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因素,必要时可整合需求相同或相近的项目。
(四)项目确定
研究院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评估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报教育部审定立项。
五、支持政策
(一)招生计划
依托项目需求和高校实力,单独、单列配置工程博士和工程硕士研究生计划到项目负责人团队,专项服务于合作项目。
(二)经费支持
根据项目执行情况,研究院遴选优质项目提供部分配套经费支持。
(三)政府奖学金
按照安徽高等研究院有关规定,由各相关市政府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补贴,按政府奖学金形式发放(全日制博士5000元/月/生、全日制硕士3000元/月/生),对依托项目培养的研究生给予激励。没有成立分院的地市,要成立专班负责驻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保障工作。各市报送项目清单时说明落实情况。
六、注意事项
1.鼓励部属高校、省外高校与安徽省属高校合作,共同联合企业申报项目。鼓励高校以导师团队方式申报项目。
2.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研究院、相关科研院所、各新型研发机构可与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合作,共同联合企业申报项目。
3.省外高校在安徽设有研究院的,可以联合企业申报。
4.高校导师个人或团队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的项目不超过2项。
七、其他
(一)报送要求
各分院(各市工作专班)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属地企业申报;
各高校积极联系企业从市级申报。经校企协商一致,由企业登录安徽高等研究院信息管理系统(http://srp.ahjzu.edu.cn/kky),于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平台注册、项目申报等工作,并将《2025年安徽高等研究院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申报书》(见附件)盖章版扫描件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纸质版报送至各分院(各市工作专班)。
(二)联系人
黄斌
13966836260
韦学华
18905605488(合肥分院)
杨亚萍
18909636356(芜湖分院)
朱宗强
18955867173(阜阳分院)
孔志懿
13329119789(淮北分院)
(三)申报系统技术服务
赵聪聪
18037780908
李娟娟
18037780378
附件:2025年安徽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申报书
科研处
2024年9月4日